
2020年7月,佛山南海刘某因为“私账公用”被股东指控侵占公司财产令其身陷囹圄。广东广立信律师事务所关仕平律师团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为其做好辩护,终获无罪判决。

股东矛盾引发的职务侵占罪指控
刘某于2000年至2015年期间,与海南人陈某合作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开办淀粉公司。由于公司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规范,公司的款项时常会支付到股东刘某和陈某的私人账户上。
从2009年开始,刘某担任公司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这段时间公司大多数的款项都由刘某的私人账户来收取并支付,也就是“私账公用”。2015年间,因经营公司过程中发生纠纷,陈某和刘某这对合作多年的搭档反目成仇。陈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刘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巨额款项,令刘某身陷囹圄。

案件经过两次退回补充侦查,检察机关指控刘某在2009年10月至2014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以其私人账户收取公司货款2400多万元,侵占公司对外借款1000万元,合计3400多万元。扣除刘某为公司支出的各项费用2600多万元后,最终认定刘某的职务侵占犯罪金额为790多万元。
案件复杂,困难重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刘某家属找到了广东广立信律师事务所关仕平律师团队来为刘某辩护。面对困难重重的案件,关仕平律师二话不说把案件接下来,并立马开展工作。刘某的案件存在以下诸多困难:
1
时间久远
警方指控刘某侵占的款项从2009年至2015年,时间跨度最长的时间已达11年之久。警方只需要到银行就可以轻松把刘某的银行账号收入情况全部打印出来,证明刘某收取了公司款项多少钱。而辩护律师要证明刘某的开支情况,就需要从2009年开始找证据,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2
公司已停止运营
公司早已停止经营、员工已遣散,知情员工无从查找,案件细节难以核实。
3
单据庞杂
支出单据种类繁多、零散、不齐全,涉及凭证单据上万张。
4
财务管理不规范
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相关支出和支出单据没有全部反应在《出纳日记账》中,公司支出与出纳记账不一致。
5
指控金额层层加码
指控侵占金额一波三折,层层加码,分别增加了三次。一开始警方指控金额是940万元,后来又增加到1200万元,第三次增加到2400万元,第四次增加到3400万元。辩护律师需不断调整辩护方案、不断补充证据,证据搜集难度不断加大。但是,以往刘某很少与家属谈及公司的事务,家属不清楚公司的支出凭证存放在哪里,律师取证越发困难。
6
沟通艰难
看守所场地简陋,加上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会见室全密封隔离。律师会见时交流十分困难,扯着嗓子喊都无法听得清楚。律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需要多次交谈,反复询问。
7
跨省办案
跨省办案,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广州到五指山市,要飞到三亚市机场或海口机场再转车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受疫情影响,飞机航班较少,出行的时间要么赶早机,要么赶晚机。二十多次的来回,律师都是凌晨五点从佛山出发到机场,坐最早的班机飞到三亚凤凰机场,再马不停蹄转车去五指山市。下午会见完当事人,再赶回三亚或海口乘坐最晚的飞机回来,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关律师调侃说:我们律师的工作状态就像香港电视剧里的旅游广告词,“早机出、晚机返”,打“飞的”去办案。
一审有罪,重审无罪

案件在审查起诉期间两次退查,涉案金额层层加码。一审法院未能全部采纳刘某代公司支出的支出凭证,导致一审法院仍认定刘某侵占公司货款350多万元,判决刘某构成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后刘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重审期间,律师们毫不气馁,从不同的角度向法庭展示证据,用精细准确的数据解释每一笔款项的去向,用证据说服法官。最终,法官接纳辩护律师的意见,判决刘某不构成职务侵占罪,改判无罪。
收到重审改判无罪的判决书,刘某及其家属对辩护律师满怀感谢。她们说:本案能最终取得好的判决结果,离不开辩护律师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而对于辩护律师而言,这是一个辩护律师的职业本分和匠心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