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什么是“刷单”
“刷单”是电商衍生词,一般是由网店商家提供购买商品本金及刷单报酬,请“刷手”假扮买家在自家网店里购买商品、填写虚假好评,以提高商品的销量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近年来,因“刷单”产生的各类纠纷层出不穷,引发了许多的法律问题。

02 因“刷单”引发的常见纠纷
1、网店商家为刷手提供刷单所需货款及刷单报酬后,刷手未按约定进行刷单,且拒不返还相关货款及刷单报酬的。
2、刷手接受刷单任务在网店下单购货并付款,刷手确认收货后,网店商家拒绝向刷手返还其已支付的货款、拒绝支付刷单报酬。
3、以代为刷单为由,骗取网店商家或刷手刷单资金占为己有的,诈骗他人财物……
刷单行为在实践中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或受到行政处罚,本文暂不讨论刷单行为涉及刑事或行政方面的情形,仅就因刷单行为发生民事纠纷时的处理做简单的介绍及分析。
03 “刷单”行为的性质
“刷单”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以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第十七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刷单”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为“刷单”进行的网购行为无效
“刷单”过程中,网店商家及刷手之间并非真正以网络购物方式订立并履行买卖合同,而是通过“刷单”方式制造虚假交易,获取不真实的商誉和销量,即以网络购物为名,行“刷销量、赚报酬”之实,而并无真实的商品买卖交易,故网店商家与刷手之间的网络购物行为因意思表示虚假而无效。
04 不法给付不受法律保护
事实上,刷单资金、刷单报酬属于不法给付,不受法律保护。本文引用一则典型案例【郑富城、陈渊亮与梁柱、朱杰星、深圳市星向北伦家具有限公司等合同纠纷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6民终629号)】,通过判决,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法院是如何处理的。
案件基本事实
朱杰星与郑富城、陈渊亮在拼多多平台上合伙经营“星雨家具店”、“依然家具店”和“众辰家具旗舰店”的网店,三人为提高网店的销量,同意找人刷单。
自2019年8月开始,朱杰星找到梁柱等人为上述网店进行刷单,即由梁柱在网店下单购货并付款,朱杰星点击发货,梁柱随即确认收货,但实际上没有交付货物,朱杰星在刷单付款日起8日内将梁柱支付的购货款和按1%计算的佣金返还给梁柱。后来,梁柱在2020年4月11日至18日的11笔刷单共计款项408630元,朱杰星因欠缺资金无法向梁柱等其他刷手返还款项。
2020年4月20日,朱杰星(甲方)与梁柱(乙方)签订一份《欠款协议》和《补充协议》,对欠款事实进行确认并承诺分期还款。但签订协议后朱杰星仅在2020年4月支付了10758元后,即不再偿还款项,梁柱遂于2020年6月28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刷单款项。
法院判决
1、双方之间的网络购物行为因意思表示虚假而无效,双方因刷单所签订的《欠款协议》《补充协议》亦属无效。梁柱所支付的397872元刷单资金属于不法给付的款项,不受法律保护,对其主张返还款项及利息的请求不予支持,判决驳回梁柱的诉讼请求。
2、对朱杰星依刷单无效民事行为取得的刷单款397872元及梁柱因此获取的刷单佣金76546元制作决定书依法追缴,收归国家所有。
案例分析
一般认为,即使刷单行为无效,也可以通过互相返还来消除无效民事行为的后果。所以经常“遭受损失”的网店商家及刷手咨询是否可以起诉要求对方返还刷单资金。
可以明确的是,因为刷单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其他网络商家、网络平台等主体的合法利益,还危害了网络市场秩序,其行为本身存在违法性。因此,网店商家向刷手支付的用于刷单的资金,刷手因刷单向网店商家支付的货款均属于不法给付,不应受到法律保护和得到司法权的救济。所以,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此类要求返还刷单资金的请求一般作出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本案判决中,法院还对刷单资金及刷单佣金进行追缴,收归国家所有。本律师认为,法院该处理方式的出发点是仅仅对不法给付不予保护,不仅不会阻吓刷单行为,相反会导致不诚信刷单行为的增加,甚至使人萌生利用法院对“不法给付”的处理方式将刷单资金据为己有的意图。故而不但对不法给付不予保护,还对该不法给付行为施以惩罚。

05 相关启示
“刷单”帮助网络卖家进行虚假交易并作出不实网络评价,非法提升卖家的网络信誉、虚增卖家的产品销量,其结果是使得诚信商家受到排挤,严重扰乱网购市场秩序,同时误导其他消费者作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交易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刷单行为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行为。
一旦电子商务经营者及刷单人就相关刷单资金、刷单佣金产生纠纷,该部分资金会被认定为不法给付而无法得到法律保护,还有可能会被法院依法追缴、没收。一旦刷单行为被发现,在面临行政处罚的同时,还将给网店商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故提醒广大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不通过类似刷单的行为欺骗、误导消费者,普通公民在参与电子商务活动中也应当明白刷单行为的性质及危害,拒绝接受经营者或其他人员的雇请实施刷单行为。